“继光饼”简名“光饼”。依清代施鸿保《闽杂记》所载,是明朝总兵戚继光为平定福建沿海一带的倭寇而制作的一种以备行军食用的干粮,后来演化成老百姓对戚公抗倭卫国英雄行为的一种尊崇和杯念的象征。
光饼的美妙之处在于它既有充饥的价值又有味蕾美好的感觉,福安人很形象地说它是“铜面铁底棉花心”。饼面火薰如铜,饼底炉烤似铁,而饼瓤却松软如棉,集脆、松、香三者于一体,给你一个“越嚼越香”的绵长。瓤中稍加咸味而不是加糖则更是一种学问,不仅使食品达到“咸中有味淡有香”,更主要的是从军事上考虑。古代战争有“吃糖者败,吃盐者胜”的传说,戚军将士们埋伏在海边,常常几天几夜不能生火做饭,福安人不仅解决了他们无炊有食,而且还要达到食而有劲,使之早日克敌立功。大家在饼中打个洞,用小绳串起来,挂在将士们的脖子上,饿了就咬一口,因此光饼也叫做“挂饼”。这是福安人民对戚家军的一种支持。
制作光饼的过程富含音律之美。你听,那饼槌敲打案板发出的有节奏的噼啪声,多么像一个打击乐队发出的鼓点旋律。特别是多位师傅一起操作时,你敲点我击拍,故意把饼槌敲打得花花俏俏,那简直就是一曲多重奏,美妙极了!擀完饼坯,槌尖一点,然后一块块脱手腾空,像无数只蝴蝶从空中飞过去,准确地落到案旁的一块大匾上,等待另一个更加精彩的工序——上炉。
上炉、出炉,这是制作光饼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工序,这一次,福安人把它总结成一首诗四句话:“曹操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周瑜排计用火攻,吕洞宾云头来助雨,孔明台上借东风”。首句指的是师傅必须在炉壁滚热的一刹那将饼坯贴完,否则将前功尽弃,其速度之快与炉饼之多恰似当年曹操领着八十三万兵马下江南;二句话说的是炉中用长柄木炭铁蘲,提着上下来回薰烤,就是说以火攻饼;三句说的是师傅用湿水粽刷子左右甩盐水,均匀如云头来雨,不断调适温度;末句指的是“诸葛亮的鹅毛扇”时不时地在炉口扇风,使木炭燃烧不辍。火、水、风三个完全不同的矛盾体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速度、火候、技巧成了一炉饼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就在这里。刚出炉的光饼其饼香是极馋人的!福安人常把年轻而美丽的女子称作“出炉饼”,说:“十八岁的姑娘,正出炉的光饼。”足见其喜爱的程度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光饼仍不失为一种时尚小吃,除保持原有的牡蛎包夹光饼等传统吃法外,近年来又发展为红烧肉夹饼、豆芽菜夹饼……不少酒家甚至把它当作一道地方特色菜上席。许多海外游子归乡,总要寻觅光饼店,特别想尝一口“牡蛎包夹光饼”,满足久违的渴望。光饼已融入了浓浓的乡情,注入了深深的文化韵意。
光饼流行于浙江、福建沿海即戚家军足迹所遍及的地方。各县做法相似,并无特别之处,为什么独独福安光饼芳名远播倍受青睐呢?据说同样的配方,同样的福安师傅到外地开店,就是做不出福安当地的成色来,干瘪瘪的!有人说是福安的气候好,又有人说是福安的面好水好,更有人说是福安制作光饼的文化氛围……总之众说纷纭,一时难以定论。看来这个谜团只好等待人们慢慢破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