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健康科普|带您认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来源:福安市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 2022-01-16 11:30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图片

        0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什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简称SFTS)是2011年中国学者首次发现报道的新发蜱传传染病。该病由SFTS病毒引起的,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02
        人是如何被感染的?

        • 蜱虫叮咬。人被携带病毒的蜱虫叮咬而感染。感染SFTS病毒的蜱虫多为长角血蜱。在长角血蜱中不仅能检测并分离到病毒,还可经卵将病毒垂直传播给下一代。

           

        • 接触传播。患者急性发热期血液及其分泌物具有传染性。人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可引起感染。目前已有多起人传人SFTS聚集性疫情的报告。

        03
        哪些人容易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以及在这些地区进行户外活动者感染风险较高。

        04
        人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发病急,主要表现为发热(≥38℃)伴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病人出现血小板降低,白细胞降低。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能出现死亡。

        05
        如何预防?

        (1)农村家庭要清理住家附近的环境卫生,清理杂草,清除垃圾,打扫禽畜圈舍,避免蜱虫滋生。家畜、家禽等采用圈养,减少野外放牧。若发现家中宠物、牲畜有蜱虫寄生时可以用杀蜱的药剂进行处理。

         

        (2)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需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不要穿凉鞋。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户外游玩、劳作后尽快洗澡更换个人衣物,检查有无叮咬。

         

        (3)对于已经被虫叮咬形成的伤口,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在随后的2周密切注意身体状况。如出现高热、乏力等身体不适,要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通过血常规检测及动态复查可以及早提示是否感染该病,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4)该病也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血液及分泌物感染。参与护理的亲属要戴口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如果不慎接触应及时清洗消毒;清洗消毒前绝对不要用手摸嘴唇、揉眼睛等。与该病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在随后的1-2周也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