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于福安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福安市beat365官网下载_怎么无限注册365游戏账号_365bet体育35元 发布时间: 2009-02-24 21:20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市十五届人大四次

        会议文件(十八)

        关于福安市2008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9224 日在福安市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福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阮慧斌

        各位代表:

        受市beat365官网下载_怎么无限注册365游戏账号_365bet体育35元委托,我向大会报告福安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8年,全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扎实推进闽东生态型港口工业城市建设,主动融入环三都澳区域发展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呈现总体持续、提升、协调、有效的良好势头。

        (一)总体持续。初步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30.63亿元,增长14.2 %;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元,达到20702元,增长12.9%

        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18.87亿元,增长5.9%,是近年来的最高增幅。粮食播种面积42.9万亩,粮食总产量13.95万吨;茶园面积21.2万亩,毛茶产量1.82万吨,比增6.5%,毛茶产值5.37亿元,增长12.6%葡萄产业品质和效益大幅提升,产量5.6万吨,产值2.8亿元,增长27%;水产品总产量5.65万吨,增长4.8%,总产值8.35亿元,增长7.9%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1.51万亩,完成封山育林8281亩。新增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各级产业化组织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亿元,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3.36亿。“六千”水利建成村级饮水工程64处,完成水库除险加固2个,修复水毁水利65处,新增灌溉面积0.4万亩,新建沼气池500口,农村路网建设436.6公里的任务基本完成。

        第二产业支撑有力。第二产业增加值71.72亿元,增长19.9%,其中工业增加值64.38亿元,增长20.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9%;建筑业增加值7.35亿元,增长14.9%。股份制企业产值达170.1亿元,增长43%。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22.87亿元,增长24.2%全市总购电量16.29亿度,增长10.7%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40.04亿元,增长8.4%,其中运输仓储邮电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9%10.7%12.2%和-5.2%。金融运行平稳,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8.64亿元,增长28.7%,贷款余额90.67亿元,增长30.6%全市7家担保企业全年担保总额51.6亿元,增长56%;在保总额 23.1亿元,增长52 %,担保行业对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总体提升。产业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节能减排建设得到加强,发展质量逐步提高。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2.3%电机电器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107.22亿元,同比增长35.4%;船舶修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28.13亿元,同比增长25.4%;食品加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13.12亿元,同比增长50.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5家,比去年增加50家,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超过54家,比上年增加17家,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达到9家,比上年增加5 家。闽东安波电器有限公司的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品,使我市获得国家级驰名商标达到2个;新增12家船舶修造企业通过省级生产能力认可,使我市获得船舶生产能力认可企业达33家,骨干企业规模实力进一步增强。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展。湾坞工贸集中区镍铁合金、船舶机电物流配送等项目相继开工或开展前期工作,鑫久铝合金压铸项目建成投产;赛歧开发区工贸集中区博瑞特电机、银嘉机电、东元电机等项目加快实施;甘棠工贸集中区已经进入土地平整工作;白马船舶工业园区、铁湖机电配套工业小区、大洋中工业小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的医疗保健器材工业小区等前期工作取得不同程度进展。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是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关停红福啤酒有限公司、天富造纸厂、恒利达纸业有限公司、和胜纸业有限公司等四个重点减排项目和加强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实现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680吨以内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5545吨以内的预期目标。市区空气质量状况良好,达到国家二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市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系统作为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的关键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三)总体协调。三大需求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加大,消费拉动有所增强,出口保持增长。

        投资持续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96亿元,增长30.4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8.43亿元,增长27.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53亿元,增长55.9%全年安排考核类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80.1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10.52亿元;服务类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54.3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9.3亿元;预备重点项目13个。在遭遇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重点项目的建设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考核类项目完成投资6.1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8.8%;服务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7.4%2008年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为12.46亿元,重点项目建设仍然是拉动投资的重要力量。

        对外经贸进一步拓展。外贸出口总额5.25亿美元,增长48.41%出口市场多元化,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电机电器产品仍是外贸出口的主体力量,占全部出口的 88.6 %出口额占宁德市的比重为 64.8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27万美元,比减7.1%

        市场消费增长较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亿元,增长18.6%。消费结构升级,汽车零售、石油及制品类、体育娱乐类消费增长较快,服务消费支出增速高于商品消费支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4.4%

        (四)总体有效。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发展效果、效益、效应日益显现,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质量效益继续提高。财政总收入10.03亿元,增长30.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5.13亿元,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显着,主营业务收入161.16亿元,增长31.9%,利税总额60.99亿元,增长14.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765吨标准煤,降低0.65%。安全生产形势比较平稳。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70元,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5797元,增长16.7%新增就业人数60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6%,继续稳定在4%以内;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3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210人,劳务派遣3566人,新增派遣715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企业3203,参保员工36995, 1005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395万元,使之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7.85%。“造福工程”完成13056100人的搬迁工作。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城乡教育差距有效缩小,改造了20所农村寄宿制完小和薄弱初中,完成中小学危改工程项目10个;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管理;小学学龄学龄入学率为99.99%,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5.73%完成市体育馆地质勘探、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建成市体育中心游泳池。旅游工作突出做好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申报和建设,组织编制《九龙洞景区详细规划》,加快申报白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工作。加大农村卫生经费投入,加快农村医疗用房改造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7‰。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市场环境趋紧和资金供求矛盾等影响,工业、投资等部分指标增速回落;出口企业订单减少,出口持续增长压力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企业开工不足,融资难、征地难的问题未得到有效的破解,保持工业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农业基础相对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产业化水平不高,带动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国家出台的增值税改革政策将较大地影响我市的财政收入;特别是经济发展的结构不合理,从需求结构看,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从产业结构看,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工业带动。从要素投入结构看,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物质资源和简单劳动投入。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制约了我市经济的发展,在今年特别困难时期,我们将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提请各相关机构和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实际执行中必需力争又好又快地得以实现。在外部环境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实现经济增长12.5%左右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65%左右的目标,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促增长、拉内需、调结构、重三农、强服务、保民生、求稳定”为主线,按照市委提出的“一个目标、两大战略、三化进程、五项重点、六大工程、七条举措”的总体工作思路,突出重点,科学谋划,有效运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0.7亿元,增长5.5%、粮食生产水平不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6319元,增长9%着力发展以茶叶、葡萄两大优势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业综合开发为重点,做好中低产田改造、农业节水灌溉、农村沼气建设、农业“五新”、沿海防洪堤建设等项目。巩固和发展40个试点示范村的建设成果,提高试点示范村的辐射和带动能力。着力推进农村机制创新,切实发挥农村社会服务联动中心作用。继续鼓励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扶贫开发的重点向老、少、边地区倾斜。实施“造福工程”搬迁。加大小额信贷发放的覆盖面,改善落后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和持续性,落实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86.9亿元,增长16%、工业增加值79亿元,增长18% 一是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确保工业平稳增长切实加强对新增项目、市重点企业生产运行的跟踪、分析、协调、调度工作,确保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建立和完善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监测分析和供应保障机制。二是抓好工业项目实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促进投资增长,增强发展后劲。重点抓好镍铁合金、冷轧硅钢等在建项目的实施,加快东元电机、立松铸造,工业园及一批招商项目的前期工作。三是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拓展工业发展平台。大力推进甘棠工贸集中区、大唐工业集中区、畲族开发区集中区、大洋中工业集中区、铁湖机电配套小区和白马工业园等“五区一园”的开发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四是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优化,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引导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发展水平。坚持以新产品研发为导向,抢先占领市场。五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确保经营正常运转。完善担保机构的管理机制,督促担保机构强化风险评估;引导企业加强营销管理。提倡行业内部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六是推进商品流通平台建设,维护市场稳定。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工作,开展基地产品直供试点工作,减少中间环节,保障市场平稳供应,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三)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加大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自主创新、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资,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安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3亿元,增长2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4.7亿元,增长22%。安排省、宁德市重点在建项目14项,总投资51.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68亿元;市本级重点在建项目8项,总投资24.2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6亿元;各级预备重点项目16项,总投资38.4亿元。

        (四)努力保持外贸持续增长。充分挖掘各种潜力,实现出口增长13.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2008年持平。落实促进外经贸发展的综合扶持政策,支持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出口。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重点扶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别是在三大支柱产业集群领域重点培植的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潜力大、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和出口产品,形成我市扩大出口的新增长点。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贸易方式多元化。同时鼓励进口重要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

        (五)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落实扩大消费的政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亿元,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积极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47元,增长10%从实际出发,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和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在促进就业再就业长效机制上有新突破;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更好的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促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职工维权长效机制。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抓好家电下乡工作,完善城镇社区便民服务设施,推进城乡耐用品消费升级换代。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电子信息、通信产品、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消费。

        (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和减排设施建设,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0.76吨标准煤以内,降低0.65%、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890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5534吨以内。严格环境准入,加快推行清洁生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加快推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饮食业油烟污染和建筑施工、餐饮娱乐等噪声污染问题,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加大对重点减排项目的监督力度,加快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加强重点流域区域行业治理,保障辖区环境安全,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建设市区备用饮用水源工作。加强生态示范试点乡镇建设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推进生态公益林、湿地、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和保护。

        (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为船舶制造、电机电器和食品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培养更多的熟练技工。拓宽办学思路,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的招生优势,努力扩大办学规模。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快农村医疗用房改造提升,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区居民健康调查和建档工作,建立指挥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系统,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加强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团体,建设体育中心场馆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努力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稳定。

        各位代表!2009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全面完成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生态型港口工业城市做出新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福安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指标名称

        单位

        2007年实际

        2007年比2006年增长(%

        2008年预计

        2008年预计比2007年增长%

        2009年预期

        2009年预期比2008年增长%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12.67

        21.8

        130.63

        14.2

        153

        12.5

          第一产业

        亿元

        17.52

        4.5

        18.87

        5.9

        20.7

        5.5

          第二产业

        亿元

        59.05

        31.6

        71.72

        19.9

        86.9

        16

           其中:工业增加值

        亿元

        53.19

        34.1

        64.38

        20.4

        79

        18

          第三产业

        亿元

        36.1

        15.7

        40.04

        8.4

        45.4

        9

        二、工业总产值

        亿元

        175.56

        32.6

        236

        28

        287

        1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亿元

        146.38

        39.7

        205.17

        30.7

        253

        19

        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

        29.71

        4.5

        31.47

        6.5

        34.7

        6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4.49

        35

        31.96

        30.49

        38.3

        20

          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2.23

        49.7

        28.43

        27.9

        34.7

        22

          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26

        -30.6

        3.53

        55.9

        3.9

        12

        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7.9

        104.4

        104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6.69

        17.1

        43.5

        18.6

        49

        13

        七、财政总收入

        亿元

        7.66

        47.1

        10.03

        30.9

        10.6

        5.7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3.92

        39.1

        5.13

        31

        5.2

        1.65

        八、出口总额

        亿美元

        3.54

        44.6

        5.25

        48.41

        5.96

        13.5

        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亿美元

        0.3795

        63.5

        0.3527

        -7.1

        0.353

        持平

        十、城镇家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982

        20.3

        13770

        14.9

        15147

        10

        十一、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4966

        13.9

        5797

        16.7

        6319

        9

        十二、城镇登记失业率

        %

        3.84

        3.86

        4.2

        十三、人口自然增长率

        6.88

        7

        7

        十四、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准煤

        0.77

        -0.7

        0.765

        -0.65

        0.76

        -0.65

        十五、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0.5478

        -0.001

        控制在0.5545以下

        控制在0.5534以下

        十六、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0.08

        7.3

        控制在0.086以下

        控制在0.089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