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于福安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福安市beat365官网下载_怎么无限注册365游戏账号_365bet体育35元 发布时间: 2013-01-17 00:00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关于福安市2012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在福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福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缪碧华

        各位代表:

        我受市beat365官网下载_怎么无限注册365游戏账号_365bet体育35元委托,向大会报告福安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以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年,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上级党委、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鼎力支持和有效监督下,围绕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环境,集中精力打好“五大战役”,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力推动福安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据初步测算,2012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2亿元,增长12.8%,完成调整后的全年计划。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67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74亿元,增长9.5%。预计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461.427.2,经济运行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其中第二产业作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地位更加凸显。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市预计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为50.8亿元,增长5.2%,完成计划的106.9%;粮食播种面积33.51万亩,产量达10.5万吨,与上年持平,畜牧业生产保持相对稳定。以葡萄为主的果业增效显着,产量9.6万吨,比增17.1%,全市中草药2万亩,产量1180吨。造林绿化面积45537亩,完成任务的104.7%,渔业总产量预计12亿元,比增7.2%,成功申报无公害产品8个,获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7个,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7家,福安海峡大茶都、坦洋工夫茶叶产业化研发基地、福安市360吨精制茶叶加工扩建项目等列入省、宁德市重点项目,有力推进我市茶产业的发展,全市“三品一标”工作走在宁德市前列。全市围绕粮、经、畜三大主导产业,建成10个示范基地,聘任100名技术指导员,挂钩1000个科技示范户,主推“五新”入户。

        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73亿元,增长18%(现价增长28.3%),完成年度计划的1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8亿元,增长20%(现价增长30%);完成年度计划的103%电机电器、船舶修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主导产业逐步壮大,不锈钢、能源与新能源、可持续建材等临港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福安市医疗保健器材行业获得中国医疗保健进出口商会授予的“中国按摩保健器具生产出口基地”称号;银嘉机电有限公司、银象电机有限公司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品牌。鼎信实业30万吨镍合金及深加工配套生产线、海和20万吨高镍合金、力源YC系列异步电动机生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形成新经济增长点。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闽东电机电器千亿产业集群发展的9条措施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组织鑫旺电机、尤迪电机、长兴造船3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振中电器等7家企业申报宁德市企业技术中心。积极开展“园区建设攻坚年”活动,大力推进福安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湾坞、溪北洋、甘棠、铁湖等在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全年预计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74亿元,增长9.5%,完成年度计划的94%我市商贸业环境不断改善,海峡家居精品中心、向阳坊食品配送基地项目进展顺利,同时,信息、咨询、旅游、科技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担保行业对实体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大力拓展“白云山”世界地质公园效应,整合旅游资源,发挥自然生态和“畲、茶、古、廉、红”人文资源优势,白云山景区已通过了国土资源部地质公园复核验收,白云山九龙洞景区正式开放运营,白云山旅游大道加快建设。天润豪生大酒店,畲开五星级饭店、晓阳四星级酒店等也相继签约并奠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畲族银雕工艺研发中心)、福安畲族文化交流中心(博物馆)等文化产业完成前期推进工作。

        (二)项目拉动强劲有力。预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增长56.8%,完成年度计划的118.7%,“五大战役”加速推进,全市“五大战役”累计安排项目502个,年度计划投资258.54亿元,111月,累计完成投资205.7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5.36%,列入省、宁德市考核项目完成投资173.40亿元。投资总量列宁德各县(市)第一,完成进度138.37%,其中重点项目战役完成投资53.76亿元;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完成投资56.06亿元;城市建设战役完成投资33.62亿元;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完成投资53.87亿元;民生工程战役完成投资8.45亿元。其中鼎信科技不锈钢冷轧及深加工配套等132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额100%以上;成功举办多场项目对接会,其中包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电机装备项目福安专场对接会和航天科技集团专场项目对接会,同时,“交通港口建设提升年”活动快速推进,宁武高速公路福安段提前竣工通车、白马作业区14#码头竣工并投入使用,湾坞疏港公路隧道工程扎实推进,沈海复线柘荣至福安段、福寿高速福安段、沈海复线福安至漳湾段、溪南疏港高速前期工作有序进展。

        (三)消费出口持续增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5.1亿元,增比18%,完成计划的100%保持较高的增速,商业规模总体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汽车零售、石油及制品类、体育娱乐类消费增长较快,服务消费支出增速高于商品消费支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预计上升2.7%出口总额预计完成7.1亿美元,增长15.6%,完成计划的100%。预计全年上500万美元出口企业有30家,其中超千万美元的出口企业有泰格、亚南、轩和等在内的各类工贸、商贸企业达20家,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0%以上。

        (四)质量效益继续提高。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26.5亿元,增长23.8%,完成年度计划的94.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5.3亿元,增长25.8%,完成年度计划的95.6%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显着,安全生产形势较平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控制在省宁德市下达的任务以内;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207人,农村劳动力新转移就业801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87人。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就业任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610人次,企业直补3600人次,创业培训524人次,认定高技能人才100多人。城镇家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22826元,增长1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预计9837元,增长17.5%

        (五)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我市教育发展水平均衡提升,校安工程总项目43 个,已全部竣工,总投资8910万元,年度计划投资46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26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274%开工率、竣工率、完成投资率均居宁德市第一。中小学校安工程重建项目18个、新建福安一中溪北洋分校等校安工程进一步加快。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今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卫生民生项目,组织实施市中医院异地搬迁、卫生监督所办公楼新建等9个基建项目,落实医改各项惠民工程,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强化基础免疫,全市一类五种疫苗平均接种率达99%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社保体系继续完善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共参保246981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完成续保率91.28%住房保障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实际安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2250套(户),其中廉租房124套,经适房573套,公租房905套,限价房412套,棚户区改造116户,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20户。完成计划任务的105.08%社会治安明显改善。强化严打整治斗争,扎实推进各个专项行动,保持对各类刑事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支持率和满意率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2012年的计划指标任务基本完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整体实力依然偏弱。经济增长过于依靠投资拉动和工业拉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产业层次还较低、关联度不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非常迫切。三是重点项目进展不平衡,特别是市本级重点项目进展较慢;前期报批手续、项目用地、征迁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仍然较为明显。四是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信贷资金趋紧、新上项目难度增大。五是环境容量有限,总量减排压力较大。六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都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13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制定并实施好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意义重大。根据市委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319亿元,增幅为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4亿元,增长1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亿元,增长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增长3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123.7亿元,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8亿元,增长18%;财政总收入30亿元,增长15%。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7.6亿元,增长15%出口总额7.81亿美元,增长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80万美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93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11390元,增长1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化硫排放量均控制在省、宁德市下达任务以内。

        为顺利实现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必须紧扣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新福安。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工贸旅游城市和提前三年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增收增效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民政策,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全力抓好茶叶、葡萄、水产、畜牧等优势农业产业,打造油茶、水蜜桃、刺葡萄、特晚熟龙眼、杨梅、名优茶苗、绿竹笋等7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扶持发展溪柄柏柱洋蔬菜基地和松罗晚熟优质葡萄2个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积极培育一批成长型特色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加快福安春天生态农业产业化、福建坦洋工夫茶文化总部研发基地和闽东油茶籽加工与食用油脂仓储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坦洋工夫”、“福安巨峰葡萄”“苏阳杨梅”“穆阳水蜜桃”等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努力推动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及观光休闲农业协调发展。重点扶持特色明显、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民生水利投入,加快推进城区防洪堤阳泉段、福安经济开发区江滨路A段防洪堤、城区防洪排涝维护工程、湾坞垦区二期排涝工程建设和金潭等6座水库、溪柄水田等5条海堤7.378公里堤段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冬春修水利6公里,加快我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和坡耕地改造项目。

        (二)坚持工业强市,做强产业支撑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增强新型工业的竞争能力。一是着力培育重点产业。重点抓好全市产业布局规划,加快推进以电机电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不锈钢、能源和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建设进程;坚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延长产业链;着力培育产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企业改制上市工作力度,积极推介符合条件的企业到省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抓好鼎信镍业、实业、科技镍合金及深加工配套、益联远大可持续建筑材料、海和年产20万吨高镍合金、富毅年产高频焊接钢管30万吨、诺卡本年产50万吨冷轧电工钢、澳柯玛医疗器械生产、阿尔法年产5000台电梯生产线等重点项目。二是加快推进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福安经济开发区、甘棠工贸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湾坞工贸集中区、下白石半岛工业片区、溪北洋高新技术园区、铁湖和王基岭机电配套工业小区的用地、环评、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快入驻企业项目建设进度;争取一批项目开工,一批竣工投产,鼓励采取BOTBT开发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参与园区建设;不断改善园区企业入驻条件和发展环境,建立优质高效的配套管理服务体系,增强园区的服务功能。三是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推进企业技术产品结构调整优化。

        (三)壮大服务经济,促进三产升级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和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经济,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以白云山为中心,加快建设周边旅游景区,实现资源整合互补,做到各景区串线联动,重点抓好白云山互通至白云山世界地质公园公路、白云山旅游公路北通道工程(社口-晓阳)、A级旅行社创建、溪塔葡萄沟创建3A景区、白云山景区南溪酒店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以上,旅游经营收入1.4亿元。二是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完善消费设施,全力推进天润国际城市综合体、秦溪洋阳泉片区城市综合体、赛江世纪新城等商贸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商业服务企业深入农村集镇发展连锁经营、超市、便利店等现代流通业态,规范乡镇集市市场,丰富农村消费市场,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培育汽车销售、教育培训、医疗保险、体育健身、拍卖租赁、信息咨询、法律服务、家政服务等新的消费热点,满足城乡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三是突出发展物流产业。切实加强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重点抓好物流节点城市的物流信息和物流联运搭接工作,加强区域物流合作;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支持物流企业发展,力争实现物流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四是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延伸产业链,建立和完善外贸出口机制,拓展外贸发展空间。五是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文化惠民工程、特色文化提升工程、文化改革创新工程、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工程、文化人才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不断提升我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六是以保障性安居工程为重点,落实房地产市场的配套措施,规范开发、经营行为和房地产市场秩序,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优化住房结构,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四)打好五大战役,狠抓项目建设

        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初步安排项目381个,年度计划投资174.83亿元,其中,工业类项目84个,计划投资86.02亿元;农业类项目39个,计划投资7.53亿元;城建环保类项目154个,计划投资57.92亿元;交通能源类项目31个,计划投资8.5亿元;社会事业类项目44个,计划投资7.9亿元;服务类项目19个,计划投资6.05亿元;其他项目10个计划投资0.81亿元。围绕国家宏观经济的各项政策,深入研究对接中央、省预算内资金投向重点,积极谋划重大建设项目,深化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形成项目滚动发展格局。全力推进鼎信镍合金、益联可建、福安西部通道、白马港湾坞作业区8#15#等码头、福安大剧院等81个重点项目的实施,发挥新经济增长点的效益和作用。跟踪落实5?186?189?8等重大会展活动的项目对接,强力抓好三维项目推进工作,促进早日开工建设。严格实行项目首席责任人制度,加强协调,做好服务,及时解决项目进展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有效推进。完善市级项目储备库,策划生成一批带动力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延伸产业链的重大产业对接项目,常年滚动储备项目确保在100个以上。加强对项目进度、资金筹措、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情况督促检查,形成良性工作导向机制。

        (五)加强生态建设,打造和谐福安

        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细化落实争创国家级生态市各项具体工作。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继续推进“四绿工程”。加大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整治力度。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农村家园清洁活动,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二是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督促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确保年度节能目标的完成。加快城区新污水处理厂和赛甘污水处理厂、赛岐污水处理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污水处理管网,确保负荷率和减排效果。扎实推进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整治,完成好污染减排工作任务,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是扎实推进流域环境整治。抓好交溪流域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化蛟石材集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确保项目污水处理达标循环使用。严格审核拆解船舶企业选址、环保设施,落实环境风险评估,督促、指导船舶拆解企业完善环保设施,严禁新的冲滩拆解,推进绿色拆解。四是扎实推进城乡统筹。通过加大对低效用地的科学改造和深度开发,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不断完善城乡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继续推进“三旧”改造项目建设,如农药厂、城北上街百货、经源公司及周边、城北街尾路等地块改造。同时加快赛岐(省级)、穆阳(宁德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使之成为布局合理、特色明显、设施完善、生态优美的宜居小城市。

        (六)发展民生事业,改善人民生活

        切实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完成保障性住房1026套建设。有效推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进一步加大对9个省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工作力度。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支持建设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重点项目,提升文化软实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和失地无业农民等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力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以上。稳步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轨,建立城乡一体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实现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办学条件整体优化,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创建“教育强县”这两个项目的评估验收。认真做好新农合工作,确保全市参合率继续巩固在99%以上;完成189个村卫生所标准化改造或新建,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确保一类疫苗接种率达99%以上。切实做好市场保障和价格稳定工作,完善价格调控预案,整顿和规范价格秩序,健全价格联动补贴机制。继续深化“平安福安”建设,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安基层实力,确保社会治安总体可防可控。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开展“六五普法”工作,积极推进妇女儿童、档案、审计、老龄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创造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新福安。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站在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谋求新的发展,实现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决心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