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安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及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6年12月20日在福安市
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福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张永华
各位代表:
我受市beat365官网下载_怎么无限注册365游戏账号_365bet体育35元委托,向大会报告福安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以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及宁德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十六届五次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产业转型升级,生态建设和民生保障,突出新型城镇化,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实体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8亿元,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45.61亿元,增长4.3%,完成计划的96%;第二产业237.21亿元,增长8%,完成计划的96.6%;第三产业95.54亿元,增长7.7%,完成计划的94%。三次产业比重为12.1:62.7:25.2。
农业稳健发展。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79亿元,比增3.9%;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1.8万亩,确保总产9.0万吨以上;稳定种植面积18万亩,蔬菜20万亩;适度发展生猪养殖,控制总量,年出栏17.88万头,肉类总产量2.1万吨,呈现持续平稳发展的总体态势。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8048亩,占任务的126.2%。积极发展现代渔业养殖产业,做强海水网箱养殖、浅海贝藻类养殖等五大养殖基地。努力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特色高优农业,成功建设了万亩现代设施葡萄产业园区、白云山生态休闲园、社口优质茶叶示范园等三大产业核心区;提升农业园区典型示范,建立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山地农业示范基地,鼓励发展山区种养业和林下经济和设施农业。我市“坦洋工夫”品牌荣获“最具品牌带动力的三大品牌”,入选2016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力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可追溯体系管理;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完成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投资1500万元。
工业稳中提质。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30亿元,增长1.6%。其中,冶金新材料、电机电器、船舶修造、食品加工、医疗保健器材分别完成产值610亿元、145亿元、50亿元、30亿元和10亿元。成立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出台《福安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建立企业兼并重组项目库,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鼎信科技不锈钢冷轧和青拓不锈钢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鼎信镍业不锈钢棒材等项目竣工投产;预计完成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6个,投资75亿元。新增省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高成长型企业5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5个,省科技型企业14家、省创新型企业4家;国家火炬福建福安中小电机特色产业基地顺利通过科技部复核。
服务业稳步提升。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亿元,增长10.6%;外贸出口11.5亿美元,负增长7.8%;实际利用外资5300万美元,与上年持平。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9.47万平方米,增长53%,住房销售面积28.43万平方米,增长54.3%,销售量同比增长明显。推进省级服务业综改试点工作,福安市茶叶新产品研发与培训服务平台项目完成验收;福安市电商创业孵化公共服务平台、福建保健器材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加快建设。新坦洋中国红茶文化创意园和东百广场项目等项目部分竣工;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第六届中国(福建•福安)畲乡桃花节、福建省第五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福安市第七届刺葡萄采摘节等活动;开展第六届“中国旅游日”公益惠民活动;投资1600多万元用于景区创新提升;《福安市穆云畲族乡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5)》通过规划评审。
(二)狠抓项目建设扩大需求,投资拉动总体稳健
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负增长12.2%。列入省、宁德市重点项目51个,其中在建重点项目34个,预计完成投资94.8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0%,累计开工建设项目20个,已竣工或部分竣工项目9个。宁德市“五个一批”项目77个,总投资637.61亿元,其中“开工一批”项目31个(含已转入“投产一批”的项目),预计完成投资73.16亿元。省行动计划实施项目30个,总投资726.26亿元。其中“在建重大项目”20个,总投资296.9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4亿元,预计完成投资33.33亿元;“2016年新开工”重大项目1个,总投资210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8亿元,预计完成投资6.30亿元;“2017-2018年计划开工”重大项目9个,总投资220.3亿元。已完成前七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的项目申报工作,成功申请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0个,申请资金2.14亿元。招商引资力度加大,“6·18”征集推介先进适用项目成果100项,对接项目75项,技术需求30项。
(三)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城镇面貌不断改善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加快规划编制和项目落实。已完成《福安市老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规划》、《中心城区范围内机动车停车场专项规划》、《福安交通综合规划》,在专项规划指导下,提出5年流动建设计划。二是加快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推进沈海复线福安至蕉城漳湾段、纵一线等交通项目建设和海堤强化加固工程、赛江防洪二期工程、福安经济开发区江滨大道(A段)防洪堤工程等水利项目建设;构建绿道系统生态网络,完成了环阳头岛慢道景观四期、五期工程、富春溪湿地公园三期工程、自行车绿道等项目;不断改善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完成了过境路、天马大道、富春大道一期、二期、坂中公园路、坂中大桥等道路桥梁的建设;实施城市夜景美化工程。三是不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重点抓好43个省级“美丽乡村”及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廉村建设,形成了以廉村-瓜溪、白云山旅游公路沿线、潭头武陵溪流域等6条精品美丽乡村一日游线路;申报赛岐秀洋、狮子头等61个村庄为绿色村庄。
(四)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精心规划十三五环保工作。基本编制完成《福安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福安市湿地保护规划》《福安市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方案》等专项规划。二是抓好工程建设促进减排工作。加强对建成的柳堤、赛甘、赛岐、溪柄镇等4个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监管;加快推进湾坞污水处理厂、溪北洋污水处理厂和捆绑打包的十二个乡镇十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督促福建大唐宁德发电公司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三是强化重点流域污染整治。加强对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日常监管巡查,积极促进茜洋溪小流域综合整治,有效提升茜洋溪流域水质。四是开展“清水蓝天”专项行动。共查处环境违法企业32家,已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3家;推动钢铁、船舶等重点行业整治;取缔一家采砂船拆解企业;对港岐3家不规范处置危废企业依法立案查处;责令我市8家钢铁企业完善环保设施;推进鼎信系列项目环保问题整改。五是穆云乡虎头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文化示范村。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工作,体制改革步伐加快
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完成了“三张清单”编制和公布工作,其中,行政权力事项4023项,公共服务事项319项,责任事项5709项;共承接上级取消、下放、调整审批事项277项;大力推行纳入清单管理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面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目前已入驻事项902项。军民融合积极开展,宁德市(福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园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华东地区(福建)船舶修造综合保障动员中心通过验收并获授牌;长兴、博瑞特、亚南等企业获得民参军相关资质认证。医改工作稳步推进,健全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机制,建立公立医院费用控制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和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分级诊疗试点;落实社会资本办医政策。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赛岐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行动计划(2016-2018年)》已经省城镇化办正式批复实施;《福安市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方案》已定稿上报宁德市政府、省政府;设立赛岐行政服务中心。大力推进企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公车改革工作,与福建海峡股权交易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框架协议。
(六)着力服务社会保障民生,效益质量稳步提升
预计全市公共财政总收入29亿元,负增长1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8.12亿元,负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08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46元,增长9%。认真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施造福工程扶贫搬迁733户3199人,成立了“市小额信贷促进会”支持扶贫工作。持续推进教育民生工程、“368惠生工程”;基本完成福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通过省教育厅的预验收。扎实推进“海云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完成了前四期海云工程项目建设,实现项目点覆盖农村服务人群70%以上;启动市中医院新院区PPP项目建设。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600人,城乡居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7.67 %。“七五”普法深入开展,“平安福安”建设持续深化,强化严打整治斗争,保持对各类刑事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各位代表,2016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各项指标总体平稳,但是增幅回落明显,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而我市仍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投资增长较慢。二是我市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受市场需求影响极大,对经济冷暖的敏感度高。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等不利因素,追赶任务繁重。同时,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工业增长过分依赖冶金新材料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仍较低,区域金融环境严峻等问题凸显,财政收入质量有待改善,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还不高,项目投资后劲不足,要素保障仍需加强。面对这些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增强危机意识,认真应对,在今后工作中努力解决。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全面落实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把握国家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围绕“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要求,打造“山水画廊,五福新城”,继续在宁德市发展大局中挑大梁、走前头、做贡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408亿元,增长8%,力争增长8.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8%和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12.4亿元,增长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亿元,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增长8%,力争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亿元,增长9%;公共财政总收入30亿元,增长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8.66亿元,增长3%;出口总额12亿美元,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5565万美元,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93元,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78元,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600人;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主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适应新常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坚定信心、精准施策,突出抓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激发新动力,增强新动能,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强化项目带动。预计列入2017年省、宁德市重点项目60个,总投资4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7亿元;认真谋划、主动对接好国家5大类专项建设基金重大项目;认真做好“6·18”“9·8”等重大招商活动。二是强化消费需求。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养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绿色、教育文化体育等消费领域,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增强群众消费能力;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三是强化扩大出口。主动对接福建自贸试验区,积极组织出口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拓展外贸发展空间;重点抓好一批外贸出口新增长点企业的服务,新增外贸进出口权企业60家。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1、加快三农提质增效。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9万吨以上;水果面积18万亩,蔬菜20万亩;控制生猪养殖总量,年出栏控制在18万头以内,肉类总产量2万吨;植树造林13960亩;实施科技兴渔战略,促进渔业经济发展。着力做精特色农牧业,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试验区,提升赛湾万亩设施葡萄产业园区、溪柄镇省级农民创业基地;扶持培育23个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点及7个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农村产业融合领军型企业和产业融合先导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培育新型业态发展电子商务。拟安排重点水利项目26个,总投资8.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9亿元;实施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建设穆阳溪、秀溪、下逢溪安全生态水系工程,完善湾坞片区供水体系,建设赛江流域防洪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湾坞垦区排涝工程等。
2、促进工业量质齐升。全力打造冶金新材料千亿产业集群,重点抓好青拓不锈钢新材料、克虏伯不锈钢冷轧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加快电机电器、船舶修造等传统产业的兼并重组;着力抓好大成电机年产300万台高效环保节能自吸泵项目建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尽快实现电机电器、船舶修造、食品加工、医疗保健器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好高性能伺服电机省科技重大专项落地实施工作。推进国家级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园的建设工作,加快“民参军”步伐,策划生成一批军民融合项目。积极争取省级工业园区建设资金支持我市电机电器产业园区建设,推进铁湖、溪北洋、畲开、溪柄等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3、做强做大现代服务业。持续推进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东百广场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推进白云山创5A级景区,抓好廉村、坦洋、柏柱洋、穆云畲族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加快电子商务创意产业园建设,努力拓展我市产品网上销售规模。抓紧策划福安北(互通口)集电商物流、二手车交易、货运维修等为一体的综合园区,推行“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电商物流”发展模式,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落实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政策,切实去库存、促在建。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和快递服务业。加快优势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步伐。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增强三产发展后劲。
(三)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增强统筹协调发展能力
一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打造“绿色城市”。完成坂中森林公园、市政广场、天马山滨水绿地等景观提升的改造工程,建设赛岐中心公园、江滨湿地公园、穆阳狮子岩公园、溪柄镇柏柱洋红色休闲游自行车项目、溪柄镇区环城路绿道网等公园绿地。二是加大建设,打造“畅通城市”。加快福安老城区至赛岐快速通道、秦溪洋东片区路网、溪北洋新区路网、赛岐北部新区路网、富春大道二期、三期等路网工程的建设。三是合理规划,打造“海绵城市”。推进富春溪湿地公园三期、溪北洋排洪渠工程、秦溪河治理、老城区道路“白改黑”、人行道改造提升等工程建设。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赛岐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和穆阳和溪柄两个宁德市级小城镇试点建设,贯彻落实好《赛岐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行动计划(2015-2017)》。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增长
一是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按照生态示范创建新标准新要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着手开展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准备工作。二是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抓好整治提升,完成“整治裸房、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五项重点任务。三是抓好污染减排工作,抓好已建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营监管,督促未建设完成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进度。持续抓好危废规范化管理和重金属污染、船舶拆解、石板材整治工作。持续推进赛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建设,发展低碳新兴产业,打造“清新福安”品牌。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宁德市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严格机构编制管理,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设置,促进简政放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承接落实省、宁德市下放、委托的行政审批事项。继续深入推进登记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医药卫生综合体制改革,落实“一归口、三下放”,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持续推进国家级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园的建设工作,谋划引进一批军民融合项目,积极培育军民兼容产业,推动新能源、电机电器、船舶修造发展军民两用高附加值产品。
(六)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继续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工程,新建、续建、扩建一批中小学,加快实施福安三中新校区、老区中学新校区、湾坞中学新校区和溪北洋福安一中新校区初中部、实小新校区、“三校合一”等项目;落实“一中、宁德民族中学、高级中学”“3+1”搬迁调整方案。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一中争创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加强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逐步实现优质均衡;继续开展“学前教育建设年”活动,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提高普惠水平。开展精准扶贫攻坚,突出“造血式”、“减负式”、“兜底式”扶贫,大力推进“小额信贷扶贫工程”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投资18000万元实施造福工程扶贫搬迁3000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确保新增城镇就业0.66万人,实行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推进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加强市医院龙头和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新增第五期“海云工程”项目点村61个,确保全市800人以上建制村实现全覆盖。加强“畲、茶、古、廉、红”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传承利用,积极开展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创建工作,加快福安大剧院、奥体中心综合馆、廉村中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书香福安”建设,提升全民健身活动水平和竞技体育水平,有序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继续深化“平安福安”建设,认真开展“七五普法”工作,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创建“诚信福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推进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档案、审计、双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各位代表,做好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决心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意见和建议,开拓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为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福安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综合指标 |
|||||||||||
指 标 名 称 |
计算单位 |
2015年实际 增长(%) |
2016年目标 |
2016年预计 |
2017年目标 |
2017年力争目标(%) |
|||||
完成 |
增长(%) |
计划 |
增长(%) |
预计 |
增长(%) |
计划 |
增长(%) |
增长(%)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355 |
9 |
394.6 |
9 |
378 |
7.5 |
408 |
8 |
8.5 |
|
1、第一产业 |
亿元 |
43.7 |
4.5 |
47.5 |
5 |
45.61 |
4.3 |
47.4 |
4 |
/ |
|
2、第二产业 |
亿元 |
221.5 |
10.4 |
245.5 |
10.4 |
237.21 |
8 |
256.2 |
8 |
/ |
|
3、第三产业 |
亿元 |
89.8 |
7.1 |
101.6 |
9 |
95.54 |
7.7 |
104.1 |
9 |
/ |
|
二、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1065.88 |
10.6 |
1183 |
11 |
1087 |
7.2 |
1174 |
8 |
/ |
|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
亿元 |
1014.3 |
10.8 |
1126 |
11 |
1030 |
1.6 |
1112 |
8 |
/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235 |
10.7 |
260 |
11 |
216 |
7.5 |
233 |
8 |
/ |
|
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亿元 |
72.75 |
4.5 |
77.7 |
4.7 |
82.79 |
3.9 |
86 |
4 |
/ |
|
四、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233.5 |
11.2 |
264 |
13 |
205 |
-12.2 |
220 |
8 |
10 |
|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87 |
12.8 |
97.38 |
12 |
90 |
10.6 |
98 |
9 |
/ |
|
六、出口总值 |
亿美元 |
12.47 |
4.0 |
13.23 |
5 |
11.50 |
-7.8 |
12 |
5 |
/ |
|
七、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 |
万美元 |
5285 |
35.1 |
5170 |
10 |
5300 |
0 |
5565 |
5 |
/ |
|
八、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34..58 |
0.8 |
35.62 |
3 |
29.00 |
-16 |
30 |
3 |
/ |
|
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
亿元 |
23.5 |
3.1 |
24.21 |
3 |
18.12 |
-23 |
18.66 |
3 |
/ |
|
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7600 |
9.1 |
30194 |
9 |
29808 |
8.0 |
32193 |
8 |
/ |
|
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2978 |
10.2 |
14344 |
10 |
14146 |
9.0 |
15278 |
8 |
/ |
|
十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 |
≤103 |
≤103 |
≤103 |
≤103 |
/ |
|||||
十二、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4以内 |
4以内 |
4以内 |
4以内 |
/ |
|||||
十三、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
吨标准煤 |
控制在省宁德市下达的任务以内 |
控制在省宁德市下达的任务以内 |
控制在省宁德市下达的任务以内 |
控制在省宁德市下达的任务以内 |
/ |
|||||
十四、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 |
万吨 |
||||||||||
万吨 |
|||||||||||
注:地区生产总值,农业、工业相关产值的增幅均按可比价计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