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国发〔2021〕9号),2022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福建省“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闽政办〔2022〕13号),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以及组织实施重点,为做好科学普及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切实做好福安市“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编制《福安市“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到2025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6%,城乡、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状况得到改善。
三、工作进展
通过开展五项提升行动和六大重点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末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6%,与全省目标持平,达到全国“超过15%”的发展目标。
四、适用范围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福安市。
五、主要内容
(一)实施五大重点人群提升行动
1.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开展各类科技学习实践活动,每年组织面向青少年开展实验室开放活动。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每年组织青少年参与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加强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每年培训科学及相关学科骨干教师、乡村教师及校内外科技辅导员。建立科技辅导员激励机制。
2.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提供生态环境等科普服务。实施“百万农民培育行动”。培养中专学历以上高素质农民,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每年培训市、乡农技员,持续培育农业示范主体,组织实施特色产业科技推广项目,遴选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3.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创建劳模工作室。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发挥企业家示范引领作用,培养使用创新型技能人才。
4.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加强健康科普服务,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活动。实施银龄科普行动,开发老龄人力资源。
5.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强化贯彻新发展理念基础支撑。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引进开发一批科学素质新课件、现场教学基地。推动科学素质纳入考核内容。
(二)实施六大重点工程
1.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科技小院等平台作用,促进科技资源科普化。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科学传播者。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自立自强,建功立业,成为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表率。
2.科普数字化赋能工程。实施“互联网+科普”,推动传播方式、组织动员等创新升级。发挥“科普中国e站”阵地作用,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老区基点村、民族乡村、脱贫村倾斜。
3.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动科技馆与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融合共享。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多功能、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场所和设施。发挥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开展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4.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应急科普响应机制,储备和传播优质应急科普资源。加强基层科普服务,构建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志愿者队伍建设,持续增加注册科技志愿者人数。
5.科学素质交流合作工程。参与科技人文国际交流,积极对接高端外国专家来韩参与科普活动。积极参加港澳青少年实习实训基地、双创中心等科学素质交流。
6.心理健康促进工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推广心理帮助计划。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提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宣传普及应对危机的心理健康科学知识。
六、关键词诠释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联系人:郑惠清,联系电话:1350959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