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于福安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福安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 2021-01-28 16:45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2021年1月7日在福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市beat365官网下载_怎么无限注册365游戏账号_365bet体育35元委托,现将福安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提请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宁德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严格执行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的预算,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财政总收入完成51.23亿元,占预算调整数的96.8%,比上年增收1.33亿元,增长2.7%;公共财政预算地方级收入27.88亿元,占预算调整数的100.2%,比上年增收1.17亿元,增长4.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7.72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4.05亿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5亿元、政府基金调入2.5亿元,再加上上年结转结余收入3.16亿元,市财力总收入56.36亿元;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10亿元、上解支出4.14亿元、债务还本支出1.25亿元、当年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97亿元,市财力总支出52.46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使用3.9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1.90亿元,占预算调整数的71.5%,加上基金上年结转收入0.55亿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44亿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78亿元,基金总收入为19.67亿元。

          2020年政府性基金支出14.69亿元,加上调出基金2.5亿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93亿元,基金总支出为19.12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使用0.55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0.23亿元,占预算调整数的100%;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0.23亿元,收支相抵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社保基金收入完成5.84亿元,占预算调整数的104.2%,加上社保基金上年结转收入5.04亿元,社保基金总收入为10.88亿元。2020年社保基金支出5.94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使用4.94亿元。

          由于财政决算正在编制中,以上2020年预算执行初步结果仅是快报数,待财政决算编成后,再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批。

          (二)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按照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审议意见,重点从六个方面抓好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

          1.加强各项收入组织,巩固壮大财源基础 

          进一步加强收入组织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促进“六稳”支持复工复产等政策,做好已出台的财政贴息、大规模减税降费等政策的执行,努力把疫情对财政收入的损失抢回来、补回来。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增加土地出让金、契税、耕占税等收入,加快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等税费清算工作。梳理盘活国有资产资源,建立长效机制,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增加非税收入。全市上下凝聚合力、攻坚克难,加快推动经济回归正轨,2020年全市“两项收入”指标逆势增长,其中财政总收入完成5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7%;地方级收入完成27.88亿元,比上年增长4.4%;总收入和地方级收入税性比分别达到93.7%和88.4%,收入增幅和质量稳步提升。

          2.全力支持疫情防控,推动尽快复工复产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疫情防控总体要求,积极筹集资金支持疫情防控,累计投入各类疫情防控资金0.68亿元,主要用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体系和采购疫情防控急需的各种物资、设备以及患者救治费用、参与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等,其中争取中央财政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补助0.11亿元,建立完善应急储备体系,形成医疗物资政府实物储备机制,持续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需求;同时在新增专项债券中安排0.2亿元用于建设市医院公共卫生综合楼、在中央抗疫特别国债中安排0.06亿元用于建设负压隔离病房和PCR(核酸检测)实验室,提高疫情防控医疗救治水平。通过发放企业稳岗补贴、就业奖励、金融机构贷款贴息、阶段性减免和缓缴社会保险费及减免租金等多种方式,全力为企业输“血”供“氧”,推动中小微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建立直达资金常态化监督和预警机制,实行全链条全过程监控,确保新增财政资金快速直达,发挥直达资金增强地方财力和直接惠企利民的作用。

          3.加大民生资金投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市民生支出34.77亿元、占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4%,切实解决部分群众急迫的现实问题。加快推进教育、卫生等补短板事业。统筹新增债券、抗疫国债、利用PPP模式,共筹集资金7.16亿元,用于支持福安市职业技术学校、福安一中、老区中学、各幼儿园等建设和教学设备采购等,补足我市教育短板;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补助标准提至55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提高至65元,进一步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支持中医院异地搬迁、卫生院补短板PPP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基层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和计生各项奖扶政策。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投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投入就业专项资金0.17亿元,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群体就业创业,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强化社会保障托底,城乡低保最低标准从人均每年7560元提高到7920元;提高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基本生活标准按照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40%确定,照料护理标准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24%、60%、96%确定;提高残疾人补贴标准,困难残疾人人均生活补贴提至80元,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人均护理补贴分别提至115元、85元。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阶段性提高临时救助筹资标准和加大价格临时补贴。

          4.积极拓宽筹融资渠道,保障项目资金需求。 

          大力争取债券资金额度2020年共争取债券资金10.98亿元,其中新增债券资金8.25亿元(一般债券2.9亿元、专项债券5.35亿元)、再融资债券资金1.58亿元、中央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15亿元,债券资金重点用于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建设、交通路网、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偿还2020年到期政府债券以及抗疫相关支出等;积极对接专项债券新政策,完善专项债券项目库,大力争取专项债券资金,为我市甘棠电子信息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区、穆阳溪引水工程、穆阳景区旅游综合开发、火车站站房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积极偿还化解存量政府债务。2020年共偿还到期政府债务本息5.29亿元,其中偿还本金3.18亿元,偿还利息2.11亿元,及时偿还政府债务到期本息,有力的维护了政府信誉;2020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为56.1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21.16亿元,专项债务余额为34.96亿元,政府债务余额严格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政府债务限额内,政府债务风险水平较低。规范推广和应用PPP模式。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2个项目包纳入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签约落地PPP项目11个,总投资58.27亿元,利用社会资本45.96亿元(其中2020年签约落地项目2个,总投资15.71亿元,利用社会资本12.57亿元);我市PPP工作得到省财政厅认可和表扬,在省财政厅正向激励表彰2019年度全省规范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市县中,我市位列县级组第一位,获得300万元奖励。

          5.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冲刺脱贫攻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年累计投入各级乡村振兴资金达5.4亿元;通过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统筹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优先扶持薄弱村产业发展,提升产业薄弱村发展水平,促进产业薄弱村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城投集团筹集0.98亿元投入闽东时代乡村振兴基金,将每年获取10%的收益,用于扶持195个1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发展村财;以“一革命四行动”为抓手,因地制宜开展“两高”沿线村庄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精准扶贫,加大财政投入,补齐住房、教育、医疗和饮水安全政策短板;2020年共投入各级扶贫资金0.9亿元,重点用于贫困村发展生产、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农村民生等项目,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扶持产业发展;完善扶贫项目库建设,确保项目精准,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6.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推进预算信息公开 

          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加大各类资金统筹力度,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2020年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3亿元;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各项不必要开支,全年压减一般性支出10%;制定完善财政评审管理制度和评审委托助审机构制度,2020年受理审核项目送审金额22.57亿元;完成评审金额17.63亿元;通过预算评审节约财政资金2.4亿元。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继续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进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建立项目事前评估制度,开展预算执行绩效运行“双监控”,推动部门全面开展绩效评价,对1.85亿元财政资金和一个政策性项目开展绩效重点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改进管理、完善政策和调整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做好资产、会计等的管理与监督工作。组织开展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培训,指导部门做好新旧政府会计制度衔接工作和编制部门内部控制报告工作;认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出租租金减免工作,出台疫情期间减免企业房租和做好防控资产保障工作相关文件,按照政策规定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0.05亿元。开展2020年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及“1+X”、预决算公开、疫情防控专项资金使用等专项检查工作,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严肃财经纪律。落实相关监督检查和推进预算信息公开。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草案。认真整改巡视、巡察、审计及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办法。完善部门当年预算执行和下年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对执行进度慢、资金效益差的项目,酌情减少下一年度预算安排。切实履行部门主体责任,加大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力度,细化预算公开内容,拓宽预算公开形式,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福安市“撤县建市”30周年。“十三五”期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2016年的29.28亿元提高至2020年的51.23亿元、年均增长8.2%;地方公共预算总收入从2016年的18.63亿元提高至2020年的27.88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16年的40.70亿元提高至2020年的46.10亿元,“十三五”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219.41亿元,其中民生支出累计172.68亿元,比“十二五”增长55.7%,年度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均保持在七成以上,民生问题得到极大改善;五年间,累计争取上级债券资金53.7亿元,其中新增债券资金31.94亿元、置换(再融资)债券资金21.76亿元;纳入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项目12个、总投资58亿元,签约落地11个、引入社会资本46亿元。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坚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部署,传承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等宝贵精神,大力培植涵养支柱财源,预算执行总体平稳,民生保障成效显着,筹融资能力不断提高,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财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实现全市“十三五”胜利收官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以上各项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力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受大的经济环境影响,财政增收日益困难;土地市场交易疲软,基金收入减少;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面临较大压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还需要持续推进;政府债务管理还有待加强,可偿债财力不足,消化暂付款和债务还本付息压力较大,防控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的给予理解、支持和帮助。

          二、2021年预算草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2021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各项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要求,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并注重实效,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部门预算制度。紧扣“六稳”“六保”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收入组织工作,做好收入潜力挖掘,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2021年主要预算指标安排。 

          1.公共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2021年公共财政总收入安排54.30亿元,比增6%,其中: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29亿元,比增4%。市本级当年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0.37亿元、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3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97亿元、调入政府基金收入8.17亿元、上年结转结余安排3.9亿元,2021年公共财政预算财力总收入55.41亿元;2021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0.51亿元(其中:当年财力安排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70亿元、上级一般和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安排的支出4.91亿元、债务转贷收入3亿元、上年结转结余安排的支出3.9亿元)、上解支出3.9亿元、债务还本支出1亿元,2021年公共财政预算财力总支出55.41亿元。收支相抵,公共预算继续保持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1年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17.74亿元,上年结转结余安排0.5亿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0.01亿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8.25亿元;2021年政府性基金总支出对应安排18.25亿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78亿元、上年结转结余安排支出0.5亿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支出0.0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79亿元、调出基金8.17亿元。政府性基金除按规定用途安排支出外,土地出让金剔除成本后的净收入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弥补公共预算缺口等。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安排0.23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利润收入0.03亿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2亿元;根据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对应安排原则,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安排0.23亿元,其中: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0.2亿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03亿元。

          4.社保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安排6.3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4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92亿元;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5.7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87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91亿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社会保险基金结余0.54亿元,加上上年结余4.94亿元,年终滚存结余5.48亿元。

          (二)2021年财政重点工作。 

          2021年做好财政重点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1.厚植涵养财源基础,培育壮大税源增长点。 

          做大工业总量,夯实税源基础。深入实施“2+4+N”工业发展计划,加快形成以不锈钢新材料、铜精深加工产业为主,电机电器、大健康、船舶修造、食品加工等传统特色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多领域发展的格局,重点做强做大不锈钢新材料千亿产业集群,通过强链、延链、补链,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链项目,夯实财政增收的支撑点。补齐三产短板,拓展新的税源和增长点。加快引进一批现代商贸、物流、文创、旅游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培育一批限上商贸企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壮大三产实力,形成税收新增长点。坚持“一、二、三”产联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一批与我市主导产业契合度高、成长性好的链上企业、龙头骨干项目,整合盘活我市优质资源,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涵养税源基础。强化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坚持综合治税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抓大不放小,千方百计抓征管、挖税源、促入库,充分挖掘各项收入的增收潜力,强化税收管征,确保应收尽收,增强收入质量,促进税收增长;加大资产资源盘活力度,增加非税收入;大力加快成熟地块出让,盘活闲置土地资产,抓好土地基金收入工作。

          2.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硬化预算刚性约束。 

          强化过“紧日子”思想,高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各项不必要开支,坚决取消低效和无效支出,一般性支出按照规定压减比例达到10%,做到精打细算、执守简朴。各项民生支出政策除上级相关规定外,原则上不再扩面提标。持续规范和强化“三公”经费管理,进一步压减会议、差旅、培训、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等经费,努力节约日常经费开支。加大各类资金统筹力度,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部门结转资金与年度预算的统筹力度,将收回的资金统筹用于疫情防控、“六稳”“六保”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支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安排挂钩机制。把讲求绩效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导向,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深度融合。坚持“花钱要问效、有效多安排、低效多压减、无效要问责”,切实落实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健全绩效目标审核机制,未按要求设定绩效目标或审核未通过的,不得安排预算。大力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对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编制细化量化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运行“双监控”,提升单位自评和部门评价质量。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专项资金安排、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完善部门当年预算执行和下年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对执行进度慢、资金效益差的项目,酌情减少下一年度预算安排。努力做到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让每一分钱花到最需要的地方,让每一分钱花出最好的效果。深化专项资金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专项资金立项程序。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必须是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规定、事前绩效评估具备条件的项目,严格依据省、市相关文件、会议纪要等规定设立,不具备以上条件不予安排。新设立的专项资金,应当优先通过盘活部门存量资金或在部门项目支出限额内调整安排。专项资金执行期满后自动终止。确需延续的,由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重新组织评估,对执行期内的绩效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按程序重新批准。

          3.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压实“三保”支出责任。 

          持续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大各类资金统筹力度。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加强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衔接挂钩,继续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统筹衔接;加大部门结转资金与年度预算的统筹力度;整合政策目标相似、资金投入方向类同、资金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存量资金要优先保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政策支出;加强资产管理,努力盘活存量资产。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加快推进民生社会事业补短板各项工作。加大社会保障和救助力度,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扩大养老服务设施覆盖面,全面加强特殊群体关爱服务;持续加大扶贫投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强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快推进教育补短板项目实施;加快实施卫生补短板,提高公共卫生和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普惠养老、普惠托育服务,扩大养老育幼有效供给,推动规范化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一革命四行动”,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统筹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和上级转移支付,多渠道多举措做好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各项任务涉及的财政资金安排,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全面落实“三保”工作责任,强化“三保”工作机制。根据《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县级“三保”预算编制事前审核加强“三保”支出保障的通知 》(闽财预﹝2019﹞38号)要求,在编制2021年部门预算过程中同时组织编制“三保”支出预算,确保“三保”支出预算数大于省定标准测算的需求数。2021年“三保”支出预算需求数按照省定标准测算需20.35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需求数8.36亿元、保工资需求数11.21亿元、保运转需求数0.78亿元;2021年我市年度预算安排“三保”支出30.32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预算11.86亿元、保工资预算17.23亿元、保运转预算1.23亿元。

          4.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强化规范举债意识,健全合法举债机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政府举债不得突破限额。政府只能在省财政厅下达的限额内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方式规范举债。强化规范举债意识,结合本地区财力状况、债务风险程度和建设资金需求,在财力可承受范围内提出新增债券需求,按程序上报。同时建立健全债券资金项目库管理,未入库项目原则上不得使用债券资金。科学分配政府债务限额,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新增债务限额依法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开支,一般债务限额不得用于充当项目资本金。一般债务限额用于保障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建设,专项债务限额用于支持有一定收益的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使用债券资金,不得截留挪用。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合理安排债券资金用于急需和民生领域的项目,加强对债券资金使用和相应项目实施情况的监控,切实加快债券资金支出进度,防止债券资金闲置和浪费,将债券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完善政府债务偿还机制。对政府债务规模、结构和到期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切实掌握债务本息的规模、结构、偿债高峰期、偿债资金来源等,根据债务情况测算债务率、偿债率等指标,评估债务风险状况,积极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增强财政可偿债财力水平,保障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资金,严控政府债务风险,降低政府综合债务率,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凝聚合力、迎难而上,努力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方位推动福安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