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福安市2020年造福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来源:福安市扶贫办 发布时间: 2020-02-04 08:34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一、目标任务

        2020年,全造福工程搬迁任务117人。符合搬迁政策且自愿搬迁的农户,要积极采取措施,做到应搬尽搬。有关乡镇应于2020年2月中旬将搬迁对象分解到村,落实细化到户、到人。

        二、补助对象

        (一)搬迁安置补助对象。居住在条件恶劣偏远自然村农户;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地质灾害威胁农户;居住在江河源头、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需搬迁农户;因遭受自然灾害房屋倒塌或损毁,经民政部门认定需要重建的农户;农户中需要安置的五保户。以上补助对象不得与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复。

        (二)集中安置区申报条件。一是新建安置区2020年集中安置区建房户数达到20户以上、50户以下的安置区,必须确保2020年底前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搬迁入住。二是扩建安置区。2018年后开建并有续建、扩建的,累计集中安置20户以上规模,且基础设施建设比较配套的安置区。

        三、补助标准

        (一)搬迁安置补助标准

        1.搬迁对象按每人3000元给予补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困难计生户、少数民族、贫困残疾人等对象享受相关政策叠加补助,即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追加补助3000元、困难计生户每户追加补助3000元、少数民族户按家庭人口每人追加补助1000元、贫困残疾人户按家庭人口每人追加补助1000元。

        2.“五保户”搬迁对象每户补助15000元。2019年已实施未享受补助的,可纳入2020年项目计划。

        (二)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标准。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补助采取“以补促建”奖励方式,对20户以上安置区,在补助20万元的基础上,每增加10户增加补助10万元;100户以上安置区,在补助150万元的基础上,每增加10户增加补助10万元,以此类推。

        四、操作程序

        各地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尊重农村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严格确定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具体操作程序为:

        (一)农户申请。符合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条件的农户,由农户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户口薄、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计生户、残疾人、少数民族户等相关证明资料复印件。

        (二)集体评议。村委会召开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并在村务公开栏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填写《福建省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审批表》,并上报乡(镇)政府。

        (三)审核审批。乡(镇)政府组织人员进行入户审核,符合条件的,经乡(镇)政府研究并审批确定后,市扶贫办备案,审批结果要在所在村的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家庭人口、家庭收入情况、搬迁原因等。

        (四)竣工验收。搬迁安置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造福工程搬迁对象建好一层可进行验收,但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必须具备入住条件(即地面硬化、墙面平整、门窗齐全、水电入户)。验收合格后,补助对象的名单、实际补助资金等情况要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每次公示时间不少于10天,并需留下数码照片等资料以备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健全档案管理。建立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基础信息档案,实行一户一档,批准一户、建档一户,每户农户的纸质档案包括档案表、农户申请、审核审批、公示等材料。做好农户档案表信息化录入,各地要组织人员将档案表及时、全面、准确录入相关网络信息系统。

        (二)强化信息报送。乡镇将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计划落实、工程进度、资金拨付、资金筹集、监督管理等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市扶贫办。从2020年4月开始,实行月报制度,每月23日前上报。

        (三)加强绩效评价。各乡镇要组织人员对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进行绩效评价,2021年1月5日前将年度绩效评价(主要评价政策执行、资金拨付、资金结余结转、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等情况)上报市扶贫办,市扶贫办2021年115日前将市绩效评价情况汇总后,上报宁德市扶贫办

        (四)强化资金监管力度。造福工程搬迁对象和集中安置区省级补助资金,要全部纳入福建省扶贫资金在线监管系统,按照要求及程序做好需求申报、任务下达、补助到户跟踪工作,加强搬迁补助资金监管,推进廉洁搬迁阳光搬迁。要建立完善各类补助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公开搬迁政策、工作措施、资金安排和搬迁成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