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来源:福安市文体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 2022-02-16 10:47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福安市曲艺类福安评话、传统技艺类福安官埔油扇制作技艺、福建红糖制作技艺(福安)、闽东畲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蕉城、福安、福鼎) 正式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福安评话(说书)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大量的北方说书人来到福安扎根,本地人开始择师而从,并以福安方言为优势逐渐自成一派。福安评话艺人经常说的是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经典,还根据福安本地风土人情、农村新人新事为素材,自己编排了数百个节目。

        油扇是福安民间传统手工艺制品,由竹子、纸张、桐油等材料制成,大致可分为取料、做扇骨、裱褙、题字作画、上油并晾干等五个部分。油扇制作的作坊多为“夫妻作坊”,讲究男女搭配,男匠操取料、开竹、做扇骨等粗活,女匠则谋裱褙、画扇面等细活。

        熬制红糖也是一门老手艺,传统的古法红糖熬制工艺非常的复杂,历经“五榨三滤两浮一沉”,将甘蔗切碎碾压,榨出汁液,用大锅以小火熬煮,经过榨汁、开泡、赶水、摇瓢、打沙、成型等一系列过程,成糖需要进行6道工序,耗时约3至4个小时。

        畲族传统服饰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审美取向的集中呈现,也承载了畲族重要人文记忆的艺术创作精华。福安作为全国畲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一个县市,畲族传统服饰款式多样、极具特色,是浓缩了畲族的多彩文化,在畲族群众聚居的地区,至今还保存着斑斓绚丽的畲族传统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