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我局切实把初中“控保学辍”工作作为大事来抓,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和学校的保障责任,组织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专项检查工作,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均衡发展,取得良好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初中“控辍保学”工作成效
2016-2017学年初一在校生数7154人;本学期初三在校生数7169人。2016-2017学年初二在校生数6667 人、2018年初三毕业生数 6672人。2017-2018学年初一在校生数7974人,本学期初二在校生数7973人。2017-2018学年初二在校生数7151人,本学期初三在校生数 7169人。
二、“控辍保学”工作总体措施
1、大力宣传,营造依法控辍的社会氛围。各乡镇、办事处和学校积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组织《义务教育法》知识竞赛,努力营造依法治教的社会舆论氛围。
2、强化政府行为,依法控制中小学生辍学。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地方政府、学校派人深入农村动员家长,依法督促其适龄子女返校学习,对未能让被监护人接受义务教育的监护人实行教育,采取劝说乃至惩罚等行政措施,促使其履行好监护责任。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3、加强管理,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动态监测机制。一是落实乡镇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按照市政府《关于开展对乡镇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明确把控制辍学作为一项硬任务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二是落实学校控辍保学机制。健全校内学额巩固制度,把巩固学额工作落实到年段、班级、教师,并层层抓落实。健全学籍管理档案,完善辍学跟踪检查情况的登记、报告和处理制度,由市教育督导室牵头组织,中教、招生办配合开展督查。要求学校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加强对学困生的有效教育与管理,改变教学方式,注重评价方式与管理方式的变革;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管理,改变考试方式,降低考试难度;认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对“留守儿童”教育,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扩大学生参与面。
4、建立资助贫困生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低保户子女得到实惠;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相关政策措施;继续开展全方位、各层次、多渠道的学校、社会助学活动,通过“减、免、缓”和开展“368工程”活动,减少部分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多渠道筹措经费,用于资助贫困生入学;针对我市是畲族人口聚居地,市民中继续通过实施“春蕾计划”,办好民族“春蕾班”和“春苗班”(两年共招收22名)。认真贯彻执行民族生入学的优惠政策,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率得到巩固与提高。
5、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形成合力。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座谈会、开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社会形势教育,提高家长素质,掌握科学的教育孩子方法。
6、加快农村教育改革,推行农村学校“特岗行动”。鼓励优秀教师到边远山区初中学校任教。确定偏远山区的晓阳中学、范坑中学、松罗中学的3所初中为特岗学校,对其教师和学校采取优惠政策,提高教师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从增强农村初中课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以及学生就业需要出发,不断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初中课程进行调整、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比如,有选择地把“绿色证书”课程内容纳入到农村初中课程之中,毕业生实行“双证制”等。
7、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解决学生辍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结合第34个教师节,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联合开展“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活动,学校组织开展动返工作,切实有效遏制初中学生辍学现象的再发生。
三、“控辍保学”工作具体抓手
1、依靠地方政府行为,依法控制学生辍学。紧密联系当地党委、政府和村(街)居委,形成控辍保学机制,深入农村动员家长,依法督促其适龄子女返校学习。
2、加强管理,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落实学校控辍保学机制。健全校内学额巩固制度,把巩固学额工作落实到年段、班级、教师,并层层抓落实。健全学籍管理档案,完善辍学跟踪检查情况的登记、报告和处理制度。
3、要求学校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加强对学困生的有效教育与管理,改变教学方式,注重评价方式与管理方式的变革;开展师生、生生结对活动;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管理,改变考试方式,降低考试难度。
4、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对"留守儿童"教育,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扩大学生参与面,让学困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5、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形成合力。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座谈会、开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社会形势教育,提高家长素质,掌握科学的教育孩子方法。开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努力营造依法治教的社会舆论氛围。
6、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组织开展动返工作,切实有效遏制初中学生辍学现象的再发生。
7、开展"控辍保学"试点校工作,允许一定比例的学困生复读。注意总结先进经验,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推广先进做法。分别在福安民中、湾坞中学、五中召开经验交流会。
四、继续加强七个方面工作:
1、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
2、进一步落实责任。
3、用爱心与学生一起成长。
4、关注五类生“学困生”、“单亲生”、“偏科生”、“贫困生”、“留守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
5、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6、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7、做好家访与社区联系工作。
加强与政府、社会、家长的联系,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和动态监测机制,推广先进做法,有效控制流生。将中考等主要考试的与考率列为评估的重要指标。
总之,“控辍保学”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标本兼治,让农村学生读得了书、读得起书、读得好书,让他们热爱读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初中辍学问题。它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